这里是邓州市文曲乡泰山村伯府宅自然村于2016年春刚刚落成的“黄伯侯祠堂”,那么这位黄伯侯又是谁呢?大门两旁“开宗锦里承家训,作祖花洲报国恩”的对联源自哪里?又该如何理解呢?
在邓州重建黄廷祠堂,那么远在福建漳州市锦宅村的乡亲们又为何这么踊跃地捐款出力呢?
望着这座新建的祠堂,你自然会追寻祠堂供奉的主人黄伯侯的人生经历—— 那是十七世纪初,政治即将崩溃的明王朝,自然成为不断崛起的西方列强侵略的对象,远离大陆的宝岛台湾又成为西方殖民者侵略的第一批目标; 那是明光宗泰昌年(公元1620年)的一个冬天,在偏远的南方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西十八里锦里村(即今福建省漳州角美镇锦宅村),黄廷(字华明,小名代河)在长辈的祝福声中诞生了,从此开始了他辉煌而又不平凡的一生; 那时黄廷自幼目睹荷兰殖民主义者长期侵占台湾,欺压蹂躏台湾同胞,加上东方的倭寇日本不断在海峡一带劫掠骚扰; 那时的小黄廷看在眼里,忧在心里,便“立志报国,誓保祖国疆河门户”,进而钻研兵法,习文练武; 那时的黄廷说干就干,后在乡亲们的资助下,在家乡闽南一带招兵买马,加紧演习操练。
祠堂新铺设的方方正正砖路,让后人走过的是平坦,可知黄将军的一生又是怎样的不易? 当时,同为福建泉州人的郑成功已高举“抗清复明”的旗号,为了扩充实力,派遣使臣前去说服黄廷; 黄廷远见卓识,以民族大义为重,考虑到自己的实力尚弱,要想驱逐荷兰侵略者,必须与郑联合。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率领家族兵士与郑成功合并,并加入郑成功的抗清义军; 郑成功也早已有收复台湾的打算,两个将领的心愿不谋而合; 于是,郑成功自称为“忠考伯招讨大将军”(后被南明封为延平王),黄廷官拜提督、右先锋,被明封为“永安伯”,归属于郑成功部下; 从此,黄廷对郑忠心不二,曾多次挂帅出征,战功赫赫。
纪念亭 高高翘起的六角,直指不同的方向,是否喻义着黄将军一生的南征北战?根根直立的红柱,是否喻义着黄将军一生的正直坚强,赤胆忠心?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三月,“永安伯”黄廷在郑成功的率领下,经过浴血奋战,彻底打垮了殖民者,结束了荷兰殖民主义在台湾占据38年的历史。 黄廷奉命分兵驻守台湾中部的南投、嘉义一带,长期屯垦。 (黄廷洞察台湾沃土,此岛既是战略要地,又是渔米之乡,遂命部下将士陆续回闽南老家接回眷属长期屯垦,聚落群居。他们说闽南话,穿闽南衣,保持闽南这一带风俗习惯,又系军队屯垦部署,故被称为台湾的“闽营人”。)
清康熙元年(1662年),郑成功病逝,其子郑经继承王位(郑成功弟、侄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搞内耗)。清廷闻郑成功病逝的消息后,加紧进行劝降工作。 台湾局势急势直下,国家面临着分裂危险。此时的黄廷力挽狂澜,以国家统一大业为己任,拥护清政府中央集权统一领导,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三月十四日,黄廷有感反清复明无望,于是安抚妻小家眷及老弱病残者继续留台湾垦植待命,率十万大军毅然北上归服清政府。 ``````
清政府表面敞开着大门,欢迎黄将军及众官兵,投诚后的黄廷将军虽也深得 清廷康熙帝的器重、优待,但对黄廷视为“汉人”,仍严加防范,不能留京重用,即不断派黄廷奔赴边关去抗击外邦叛匪的侵袭—— 清康熙十三年(1674),率部从征吴三桂;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平台湾;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从征黑龙江,血战雅克萨;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从征武昌夏逢龙哗变;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从征蒙古准葛尔部; ······
祠堂内两边的展厅还没来得及布置,我看空荡荡的也好,雪白的墙壁何尝不是黄将军那“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注解?
红顶金身的香炉,色彩艳丽,既象征着黄将军的荣耀和地位,又代表着后人对黄将军的仰慕和崇敬!可谁知黄将军又有些许被疑的无奈—— 清帝康熙命他班师回朝(康熙觉得黄廷实力雄厚,唯恐聚而生变),听候嘉封,他就率军北上; 当黄廷率部回京途中,行至芦沟桥时接到圣旨,封黄廷为“慕义伯”,赐御匾“表率元勋”。并诰命黄廷停止进京,率军自卢沟桥一路南下,设行政官兵里(沿途疏散官兵,屯垦待命,寓兵于农,藏兵于民); “慕义伯”黄廷思乡心切,惦念着留守台湾的妻小家眷,极力奏请康熙帝批准他率兵(即家族兵)回福建老家驻守待命,清廷驳回奏折,令他继续南下河南疏散队伍。
(据相关学者分析 康熙皇帝此举:一,让黄廷屯垦于河南,准与当地汉人同婚,生儿育女,繁衍后代,消除了官兵们的思亲之苦。和平年代官兵们垦荒种地,自给自足,一旦有战事,可拿起武器上战场;二,弥补了李自成三袭河南造成的中原人烟稀少的不足;三,无形中牵制了“慕义伯”黄廷的兵力、军权,以防反戈之患。若放黄廷回老家,天高皇帝远,你懂的;四,减少国库开支,削减军饷及粮草供给。数十万大军,采取“军垦”办法乃属英明决策。)
祠堂内端坐的黄廷塑像,手握利剑,目视前方,神态自若,坦坦荡荡。黄将军把个人的得失抛之脑后,以国家利益为重,大义凛然,克制思亲之苦痛,用行动证明他对清廷的忠诚,毅然听命率部南下,陆续疏散队伍,仅南阳府就有七县留有屯垦队伍。 黄廷最后带领五营亲兵(家族兵)抵达河南省边陲要塞邓州,家丁、马夫、侍人全部算上只剩五千六百余人。 黄廷思乡之情切切,所以仿故乡模式,领一营将军屯垦于城西十八里安营建宅。【因黄廷被封“慕义伯,”后该村称为“伯府宅”。 其它四营均靠河南岸,西至冠军一带安营建宅。其分布为五里(即:黄屈里、新店里、茶店里、曲河里、冠军里)四十八村,通称为“官兵里”(里:清朝时期地方基层编制,“官兵里”稍有不同,以军营为编制),例:迄今的上营、下营村,乃是黄廷部下一支“尖兵营”屯垦于此,当时叫“冠军里”。 “慕义伯”黄廷被世人简称“黄伯侯”(“伯”帝制时封的爵位,“侯”是指武官封的最高官衔)】
在祠堂内的黄氏牌位柜上,“慕义伯”黄廷的神位被放置在黄氏开基列祖神位的左侧。
据说,邓州文曲伯府宅要修建“黄伯侯祠堂”,福建漳州锦宅村的村民们便将他们用心保存的关于黄将军“俎豆千秋”的石碑运过来的。其中“豆千秋”三字较清楚,碑文上右边第一列的“清慕义伯”等字迹仍清晰可辨,余则大多模糊不清。(俎豆千秋意即受世人代代供奉。)
祠堂内的的花草植被
祠堂内跨水渠小桥
黄伯侯祠堂北边的广场
黄伯侯薨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 享年97岁,卒于邓州城西“伯府宅”。最初葬于邓州文曲翁寨东南高坡上,据传说葬后数日的一晚,黄廷的座骑彻夜嘶叫,狂跳不止,马夫大惊,禀报于头领,头领便令马夫解开缰绳不背鞍,派两名骑士跟随,看疯马往哪里去。两匹马一路飞奔至黄廷陵地,两位骑士紧随其后,只见到几个盗墓贼正在掘墓,两位骑士一怒之下,立斩四人。
黄将军刚葬不久即被盗墓罪盯上,黄氏家族认为是不祥之兆,遂将黄廷尸首运回城内“武衙门”(黄廷屯垦邓州所建),棂尸三年。始终选不定黄廷墓地,最后决定让黄廷的坐骑驮着黄廷骨骸放生,并派人悄悄跟随。
这匹有灵气的战马将黄廷骨骸驮至城西北四十五里文曲庙沟桥东,河北岸一座土丘上卧下不走了。后人认为这是上天所赐,此处乃是风水宝地,就将“慕义伯”黄廷葬于此处,后来他老人家的坐骑死后也葬于墓葬东侧数丈远处。
这座由象征着长寿吉祥、似龟有齿、喜欢负重的赑屃承托的巨碑,碑顶上雕刻的戏珠二龙护卫着“圣旨”二字; 碑身正中刻着“皇清敕封慕义伯收复台湾爱国将领 中原闽营垦荒统帅始祖公黄讳廷字华明之墓”的字样; 现在的这座墓既不在文曲翁寨,也不在文曲庙沟,它是于2005年由邓州文曲乡泰山村伯府宅黄氏族人将始祖遗骸请回了老家,安葬于此而成的,再次迁葬的黄廷墓在今黄伯侯祠堂北150米左右处。
每年各地的的黄氏宗亲都会来此祭拜“怀根”—— “山河阻隔三百年来难觅祖宗香,镇疆保国谁知紫云一脉屯邓州” ······ 相信这不仅仅是一般的对血脉传承的认同; 相信河南的十多个县市清初前来垦殖的都认同黄廷为其祖先或祖先的主帅的“闽营人”后裔,定为他们的始祖或始祖主帅而自豪; 相信富有传奇色彩的慕义伯的故事注定将成为天下黄将军后人说不完的话题; 相信黄伯侯的远见、大义、爱民、爱国、勇武、忠诚将会永远激励后人、熏陶后辈!
附录——
一、这是黄廷生前曾经戴过的将军头盔
据资料记载,这件300多年前的将军头盔,通高38厘米,宽23厘米,重1.8斤;材质为铁质,错金。盔面饰二龙戏珠、龙纹下饰几何纹、缠枝花卉纹,盔顶、龙鳞残留错金痕,护甲表面装饰铁钉,中部纳铁片,盔缨、护甲已佚。头盔,古名胄、首铠、兜鍪或头鍪。清代八旗高级将领戴鎏金龙纹盔,头盔分为三部分,缨、盔、护甲,盔上浮雕龙纹,表面鎏金,并嵌有宝石,盔顶避雷针挂饰一蓬流苏,英威无比。这副头盔系黄廷将军家祖后裔家传宝贝,信史有载,是黄廷生前曾经戴过的将军头盔。整体保存基本完好,博物馆记录在档,为二级文物。 二、黄廷率部南阳屯垦情况 史载,清康熙七年(1668年)腊月二十四日,黄廷率部南下沿途临县留兵屯垦,留南阳者,分驻方城、唐河、新野、镇平、南阳、内乡、邓州等县市。黄廷率五营亲兵、四大都督、八大参将<当年随黄廷籍邓的有“四大都督”(蒋钦、许胜、陈魁、林超)、“八大参将”(洪、吴、贺、谢、李、蔡、高、刘)和翁医师、潘参赞等;黄廷部下大都源自台湾高山族的将士兵勇,是为今天邓州高山族的先祖。> 三、史料 乾隆二十年蒋光祖撰《邓州志·武胄·武功》载:“黄廷,字华明,福建人。明末聚兵海上,唐王封为永安伯。投诚本朝,封慕义伯,屯长乐。康熙七年,迁廷于邓,带领兵丁垦荒,因家焉。” 四、祠堂对联出处 黄廷在邓州城内曾建“天后宫”福建会馆大厅的楹联为:“开宗锦里承家驯,作祖花洲报国恩。”(花洲:当时邓州称为花洲)
作 者:笑熬浆糊; |